“COP同行”项目伙伴走进COP29,展现中国民间力量
“COP同行”赋能中国社会组织
“COP同行”项目的发起,源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参与需求与使命。项目由万科公益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联合发起,旨在支持和动员中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体系下,推动中国社会组织申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资格,为中国社会组织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国际对话平台。
每年举办的缔约方大会(COP),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世界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政府间组织(IGO)积极参与。然而,中国社会组织在这一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参与度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面临的严峻气候风险,并不匹配。据统计,中国的社会组织在UNFCCC进程的NGO观察员机构总量中仅占2.7%。因此,如何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成为了“COP同行”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中国社会组织提供更大舞台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表示,自己已连续十几年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亲历了中国社会组织从最初的“学习者”到逐渐成为“参与者”和“贡献者”的历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展现了中国社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不懈努力和团结的力量。
王香奕进一步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涉及社区发展、灾害救援、妇女发展等领域的社会组织开始走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些组织不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更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她提到,COP29的边会主题“汇聚新力量,共促气候行动”正是这一趋势的真实写照。这也正是“COP同行”项目启动的初衷——希望通过为更多中国社会组织提供参与气候大会的机会,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自项目发布以来,得到了众多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项目团队为有意愿参与气候大会的组织举办了工作坊,发布了课程课件,分享气候谈判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国际气候对话等内容,并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资格申请提供了详细的辅导。相关活动相关参与者的热情高涨,讨论非常激烈,表明中国社会组织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愿正不断增强。
COP29期间,“COP同行”项目支持的多家中国社会组织顺利参与了大会相关活动,并在多场边会中进行了积极发言和交流。这些组织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力量在气候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也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合作。
中国建筑(6.090, 0.06, 1.00%)节能协会于今年向UNFCCC秘书处提交了观察员身份申请,副会长李德英出席了在中国角数字化日举办的“与世界对话,共创零碳未来生态”主题边会,并应能源基金会的邀请参加了多场论坛和交流活动。他在COP29大会上表示:“在这样一个国际舞台上,我深刻感受到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各国代表积极交流,分享了他们在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气候融资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挑战。”李德英指出,COP29特别强调了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各国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以实现《巴黎协定》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COP29不仅是一个讨论的平台,更是一个行动的催化剂,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未来气候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深刻思考。”李德英总结道。
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在COP同行项目的支持下,在UN新闻发布厅参与并组织发布《气候慈善影响力案例精选》、《2024企业绿色发展纪实》。该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也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中国的生态保护经验:“我们带着江豚来到COP29,希望通过国际舞台讲述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扩大我们的朋友圈,争取更多资源,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贡献我们的力量。”王利民认为,生态保护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只有加强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才能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的会长刘学颂应邀参与了“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转型”主题边会,分享了零废弃促进会(ZWPA)在循环经济领域所做的一些案例和实践。刘会长介绍了零废弃协会致力于推动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通过文化、科技和美学的融合,以及多方联合跨界思维,提升循环经济的附加价值,同时推动消费行为和文化的转变,倡导和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展现中国民间力量的国际影响力
“COP同行”项目的亮相,为中国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效平台,提升了中国民间力量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影响力,也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下,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参与者。随着中国民间组织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气候合作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通过“COP同行”项目,中国社会组织能够分享中国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经验与创新,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对话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解决方案,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国际社会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气候行动进展与成就,从而促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在气候治理中的合作与共识。